7月25日至28日,由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主办、河北北方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二十三次校际协作会议暨全国医学检验教育研讨会、以及第三届“人卫杯”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在张家口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数智驱动、融合创新、共筑检验教育教学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医学检验教育的转型升级,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等前沿热点问题。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海外名师、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长明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前校长、山西中医药大学前党委书记、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段志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邱景富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理事长、北华大学医学检验检测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夏薇教授;我校党委书记牛春雨教授、副校长刘颖慧教授和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小顺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94所院校及医疗单位的250余名代表参会。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牛春雨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校际协作理事会理事长夏薇教授致开幕词。
大会报告环节聚焦前沿动态与行业变革:李长明院士作《医学诊疗和纳米药物前沿与产业化》主题报告;段志光教授分享《大健康理念下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思考》;邱景富教授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的思考》;夏薇教授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了理事会的发展历程、工作成效与显著成绩。
大会设置四个专题论坛开展深度交流,分别为:新医科与专业学科建设论坛,数智驱动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论坛,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以及院长、系主任论坛(教学管理、校企协同、就业创业等)。36名教授、副教授在论坛中进行了精彩报告,其中我校医学检验学院院长常晓彤教授在院长、系主任论坛中作了题为“大检验专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与实践探索--新医科背景下的河北北方学院路径”报告,杨亦青副教授在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中作“新媒体赋能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报告,分别从专业学科和课程改革的角度,向大会展示了我校的实践成果。
会议还设立了“临床基础和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和免疫学检验”、“临床生化分生管理仪器学”三个分委会论坛。16位老师围绕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等议题展开报告交流与座谈讨论。
同期举办的第三届“人卫杯”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备受关注,经前期选拔脱颖而出的16名选手,在10分钟的教学展示中聚焦前沿知识,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与育人热忱。比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我校王春苗老师参加了决赛,荣获二等奖。
闭幕式上,会议听取了三个分委会的讨论报告,进行了“人卫杯”青教赛颁奖和优秀论文颁奖、第二十四次校际会承办单位会期交接仪式、2029年校际会承办单位遴选等活动。
另外,在闭幕式上,人民卫生出版社举行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学检验专业第七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发布仪式,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双龙、医学教育中心主任邬洁编审、我校孙洪生副校长出席了发布仪式。此次发布标志着医学检验教育教材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另外,在闭幕式上,人民卫生出版社举行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学检验专业第七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发布仪式,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双龙、医学教育中心主任邬洁编审、我校孙洪生副校长出席了发布仪式。此次发布标志着医学检验教育教材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历时四天的会议议程紧凑高效、内容丰富多元,亮点精彩纷呈。作为全国医学检验教育界凝聚智慧、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盛会,本次会议对推动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际协作与资源共享、人工智能赋能检验医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恰逢我校医学检验专业设立40周年,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也彰显了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成就。 供稿人:张凡 审核:张利明